青年科技人才是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生力軍。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多次強調青年科技人才在科技創新和科研攻關中的重要作用,指出“青年人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期盼大學生們紮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生,增長智慧才幹于創新創業之中,錘煉意志品質于艱苦奮鬥的實踐中。”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時,也發表了對東北振興做出的建設“重型裝備生産制造基地、重要能源及原材料基地”重要講話。在此背景下,支部本着為黨育赓續之才、為社會育創新之才、為地方育服務之才的初心,創新工作機制以支部聯動強化社會、學校、學生三方主體互動,展開多形式“學思想踐行”,多方式結對共創培養具有科學精神與工匠精神的科學研究探索者、核心技術開拓者、民族複興建設者。
一、支部基本情況
中共BETVLCTOR伟德中文网站BETVLCTOR伟德中文网站研究生第二支部委員會,成立于2020年,支部現有黨員48名。近三年,支部積極開展同教師支部與黨建聯盟企業支部進行聯動共建,學生黨員8人獲國家獎學金、5人獲省三好、1人獲西部計劃優秀志願者、獲科技競賽國家級榮譽12次、省級榮譽13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省(部)級項目30餘項,發表學術論文54篇,其中高水評論文27篇,發明授權專利8項、實用新專利9項。
二、主要做法
(一)強化價值引領,構建支部文化
為構建以科學家精神和工匠精神為引領的支部文化建設,支部多措并舉紮實做好黨員價值引領。一是抓“三會一課”,常态化将國家“十四五”規劃、習近平總書記東北考察重要講話、行業發展形式等同專題教育結合,幫助學生黨員了解共産黨員的奮鬥精神、首創精神,也了解科學家和工匠精神。二是抓科創競賽育人時機,對學生開展競賽指導、職業規劃、科研讨論會等,幫助學生黨員正确認識國家和行業發展大勢,樹立服務國家、服務社會的就業觀和擇業觀。三是抓黨史與科研的融合,以黨史為切入點深入學習共産黨人的艱難“創業史”,培養黨員艱苦奮鬥、敢闖、敢創、敢為人先的精神。
支部文化建設
(二)注重支部聯動,貫通産學研銜接
支部聯動,搭建“社會、學校、學生”三方互動的團隊。在校外以校企黨建聯盟為依托開展同哈爾濱電機廠、哈爾濱變壓器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支部的合作。一方面挖掘企業支部的紅色育人力量,邀請“龍江大工匠”、“龍江技術能手”等開展交流座談,實地參觀紅色工業遺産打造“行走的課堂”。另一方可以開展行業發展和國家需求等國情教育,讓學生們走出校園、走到車間、走到研發實驗室、走到生産一線,實現産、學、研的貫通式育人,進一步打通人才供給側和産業需求側的信息壁壘。在校内開展師生支部聯動,同校内省級高校黨建“樣闆支部”定期開展交流學習,遴選優秀師生黨員,組建黨員先鋒團隊。團隊依托學院的國家級、省級重點實驗室及科研平台,中國工程院院士、新能源電機研究方向國家專家暨省“頭雁”團隊負責人、國家“優青”等人才資源,開展橫、縱向科研項目十餘項,為學生提供充足的科研和實踐機會。此外,支部通過組織黨員參加各類學科競賽進一步提升團隊科研成果和育人成效。在此過程中,不僅培養了學生黨員攻堅克難的創業者精神,提升其科研能力,也有效提升了教師黨員的科研指導能力,為“三全育人”提供新抓手。
校企支部交流共建
(三)強化黨員教育,“知行”一體化育人
1.強化理論武裝。支部開展“三帶六合三陣地”的學習機制。實現“黨建帶團建、黨支部帶團支部、黨員帶團員的傳幫帶學;實現“線上教育+線下教育”、“黨員教育+科學研究”、“理論學習+社會實踐”、“主題教育+日常教育”、黨課輔導+個人研讀”、“集中教育+分組教育”,六個結合全覆蓋學;實現“黨建活動室”、“專業實驗室”、“科技活動室”三個陣地的深入學;多線路、寬口徑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紮實政治理論功底。
學習機制
2.堅持知行合一。學而信、信而思、思而行,在實踐中深化思想認識,以學增智、以行增能。支部以實踐為機“走出去調研”“走出去參觀”“走出去志願服務”等理論厚度更厚、情懷更深,在實踐中解決問題創新形式,實現學踐互促的育人效果。開展企業實習實踐了解行業新動态;開展暑期“三下鄉”、“返家鄉”“社區計劃”等實踐提升走進社會基層,了解社會實際、服務人民群衆、增強時代責任、提高社會化能力;開展“黨的聲音進萬家”,讓學生走進社區擔任小講師,實現由學到講,從輸入到輸出的過程,最終将理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行走的課堂
(四)結對共創協同發力,提升黨員科研能力
以“支部結對”“黨員結對”“項目結對”,通過科研項目驅動,加強對學生黨員的專業思想教育和指導,在實踐中不斷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同時,邀請“頭雁團隊”負責人、國家“四青”人才,省科技創新團隊、勞模工作室、國家傑出人才、“龍江學者”特聘及講座教授等開展分享科學前沿訊息交流會、課題研讨、學術沙龍等活動,讓學生黨員做到好學習、懂生産、擅研究、能創新。
協同發力助科研
三、實際成效
(一)科研成果碩果累累
支部黨員面向“雙碳”國家戰略,19人次參與“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長壽命絕緣系統與寬溫變高速軸承”研究;11人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寬溫區儲能型聚合物基絕緣介質的介電特性及調控機理研究”;團隊成員在項目研究中開展實驗萬餘小時,發表了高水平論文近百篇;支部黨員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功能填料梯度化設計的儲能型聚合物基複合介質介電性能與調控機理”和省(部)級項目30餘項,積極服務國家新能源交通電動化科技進步,參與項目獲得省部級科技一等獎3項。
為打破國外在該領域的技術桎梏,支部黨員12人次參與團隊研究,開展近萬次産品測試,最終助力打造超過2000km高壓海底電纜,每年為國内企業節省進口成本10億元。支部黨員6人次參與超高壓力全海深動力電池安全管理系統項目研究,技術應用于“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奮鬥者号”、“蛟龍号”深潛器,被評為“新能源動力電池系統颠覆性創新應用技術”。支部黨員還參與解決包括新能源電機系統及關鍵材料、紫外光交聯電纜、石墨烯綠色量産技術及規模化生産等多項“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難題。
(二)實踐成果廣泛報道
成立宣講團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進社區。成立理論宣講小分隊與哈爾濱市委宣傳部和市文明辦聯合開展“黨的創新理論我來講 黨的二十大精神進基層”宣講活動,支部書記作為負責人走進香坊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龍江楷模北雁南飛等“小故事”講清黨的創新理論“大道理”,探索“宣教+服務”宣講運行機制,打造“校社”合作新品牌。該活動被學習強國、極光新聞、哈爾濱新聞網等10餘家媒體宣傳報道。
成立“菁耘龍江”社會實踐團。組建“菁耘龍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團,以培育新時代新征程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建設者為宗旨,以東北産業基礎為實踐課堂,以戰略性新興産業為現實教材,深入行業頭部企業和“小巨人”企業中,引導青年紮根龍江貢獻祖國。事迹被人民日報、中青網、極光新聞等媒體報道達120餘篇,總浏覽量達10W+。
(三)志願服務成效顯著
支部黨員全部參加BETVLCTOR伟德中文网站青年志願者協會郭明義愛心團隊,1人參加參加志願服務西部計劃,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近200次,接受服務人員逾**,服務社區、幼兒園、殘疾中心等20餘個,累計服務時常4000餘小時。其中敬老愛幼類活動開展了“情系孤老,愛心溫暖世界”“七彩課堂,讓愛灑滿人間”“手工教室,妙趣橫生”和“居家幫教,育人育己”等為主題的活動。開展科普文化宣,。設計并錄制《電學科普課堂》微課,活動被中國青年網等媒體報道。為中西部貧困地區小學募捐書籍,價值4萬餘元,活動被騰訊公益“中西部·樹海工程”網站報道。
四、經驗啟示
(一)理清思路,營造科研氛圍。支部在日常學習教育和黨日活動中要注重結合專業培養目标和國家發展戰略,将服務國家、服務東北振興、服務行業教育融入黨員的思想教育,理清科研“做什麼”“為誰做”的問題。讓黨員在實踐中領悟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意義,在項目裡提升黨員攻堅克難的戰鬥力。
(二)支部聯動,多方結對協同發力。以行業需求為牽引力,以學科競賽為助推力,以學術成果為支撐力,以黨員教育為驅動力,豐富“師生企”黨支部在支部建設和專業領域協同發力,通過科研創新思維訓練、競賽指導、企業實踐等多層次、多方位全面提升黨員科研攻關能力。“師生企”支部可以分别專業領域協同發力,通過科研創新思維訓練、競賽指導、企業實踐等多層次、多方位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三)樹立創新标杆,打造教育新高地。黨支部不僅肩負着傳播先進思想,為黨育才的重任,也應作為科研工作的橋頭堡和新高地。以黨支部為創新陣地,可以發揮黨的思想引領力提升黨建育人的同時,強化科研人服務“國之大者”的方向感和責任感,激發學生提升學習内驅力、強化專業能力、加深行業情懷。